由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的“清华大学2023年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日前结束,经网友投票和专家评议,“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实施《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首次开展全校党员集中培训和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等10条新闻入选“清华大学2023年十大新闻”。
“清华大学2023年十大新闻”如下(按照新闻发生时间排序):
1.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实施《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首次开展全校党员集中培训和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
2023年4月11日,清华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暨首场专题辅导报告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全校主题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学校党委对标中央要求,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全面系统学思想、忠诚团结强党性、行胜于言重实践、爱国奉献建新功”的学习要求,结合主题教育目标任务聚焦4个专题系统推进理论学习,成立13个校领导牵头、各单位参与的调研组合力开展“同题共研”,推动全校各单位领导班子亮出抓整改、促发展、办实事3张清单,带领广大党员开展“五个一”学习实践。制定实施《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271项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举措形成生动实践,246件服务师生员工的实事好事得到有效落实和有力推进。9月7日,清华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把主题教育成果自觉转化为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持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把制定实施《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抓手,结合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六个始终坚持”的新时代办学经验、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八个必须”的认识,立足新征程上新使命新任务,制定了六个方面23个专项行动、50个任务专栏,努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服务国家的进程中成就一流大学的新高度。
学校党委首次面向全校党员和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开展全员全覆盖集中培训。12月9日,校党委书记、党校校长邱勇为全校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约1600余人作专题报告,校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委员、各单位党委书记、组织员100余人列席。12月10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为全校2.6万余名党员作专题报告,邱勇主持培训并讲话。12月10日至17日,全校各党支部或党小组开展集中讨论,进一步做好学习教育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同时,各单位党委精心组织未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党员和党支部书记、副书记进行集中补课,切实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见成效、出实效。
2.原创话剧《马兰花开》首演十周年,首次赴港澳演出
2023年,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迎来首演十周年。4月26日,清华大学举行《马兰花开》首演十周年座谈会。10月2日晚、10月5日晚,《马兰花开》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演出,引发港澳观众热烈反响。这是《马兰花开》首次赴香港、澳门演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向演出献书面辞。
历经十年不懈打磨,清华大学已将《马兰花开》打造成为清华新百年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一门面向剧组成员的思政“实践课”、面向清华师生的思政“必修课”、面向社会公众的思政“公开课”。
3.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秀钟书院、安全科学学院,启动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
2023年4月27日,清华大学举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旨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的能力,具有工程伦理素养、广阔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工程人才。
6月5日,清华大学举行秀钟书院成立仪式。秀钟书院的成立是清华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着眼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要举措,将引领中国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转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清华力量。
12月21日,清华大学举行安全科学学院成立大会。安全科学学院秉承“国家需求导向,顶天立地树人”理念,瞄准世界安全科技前沿,致力于研究安全科学理论与方法、应急技术与系统装备,建设安全综合开放式研究平台,构建安全科学理论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
11月12日,清华大学举行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启动仪式。“攀登计划”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先生提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先生领衔,旨在培养物理学和以物理学为基础的高科技领域一流创新人才,使之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引领者开拓者。
4.清华最大的室内运动场馆北体育馆落成亮相
2023年4月29日,清华大学举行北体育馆落成仪式。北体育馆集网球馆、乒乓球馆、篮排球馆、健身中心、体能与训练康复中心、模拟滑雪馆、冰上运动中心、击剑馆、壁球馆、多功能操房、攀岩墙等于一体,地上部分两层,地下部分两层,是清华最大的室内运动场馆。
5.主办世界和平论坛等高水平国际论坛,启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行动,持续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
2023年7月2日,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拉开帷幕。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本届论坛以“求共识、促合作、稳秩序、护和平”为主题,外国前政要、各国驻华使节、专家学者等400余人出席。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行动于3月14日在清华大学启动。联合行动由清华大学与11家知名跨国企业共同倡议发起并作为创始理事单位,还有两家成员单位和13家“观察员”企业和地方政府,致力于联合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有益贡献。
2023年,清华大学持续开展一系列高水平国际交流,主办一系列高水平国际论坛,先后迎来了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乌拉圭总统路易斯·拉卡列·波乌等重要嘉宾访问,主办了第三届拉美大使荟清华、首届清华国际青年对话、第二届清华高等教育论坛、第三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现代治理论坛等重要论坛交流活动。全年师生出国出境参加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人次接近疫情前最高水平,发布“清华简”首卷英译本等,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实施。
6.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23年7月24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清华大学作为唯一独立单位申报的教学成果《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获评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是继2005年之后,清华大学时隔18年再次荣获该奖励。
7.薛其坤获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高奖巴克利奖,6位教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气复合污染治理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3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巴克利奖。这是该奖自1953年首次授奖以来第一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李路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时松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胡事民、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共5位教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吕俊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还有5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9月1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作为负责人,主要依托环境学院建设的清华大学大气复合污染治理教师团队入围。
8.举办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何东昌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70周年系列活动
2023年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我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的蒋南翔同志诞辰110周年。11月10日上午,清华大学举行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缅怀清华人心中永远的老校长,缅怀他为党和国家、为清华大学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学习和继承他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崇高风范,激励全校师生员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6月12日下午,清华大学召开纪念何东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缅怀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教育家,教育部原党组书记、部长,清华大学老领导何东昌同志。
12月14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70周年纪念大会在新清华学堂举行。学校各时期优秀辅导员校友代表、相关部处和院系负责人、全体在校辅导员、班主任代表等1600余人齐聚一堂,弘扬传统、展望未来,推动清华大学辅导员工作再上新高度。
9.李路明同志任清华大学校长
2023年12月22日,清华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李路明同志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当天下午、12月24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邱勇先后主持召开两次校领导班子专题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学校的发展,分析学校面临的内外部形势,研究推进岁末年初各项重点难点工作,系统谋划2024年学校高质量发展。班子成员一致表示,将严格自律,不辱使命,守正创新,团结拼搏,以风清气正促欣欣向荣。
10.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运投产、研制全球首颗新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成果入选202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2023年12月25日,202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正式投产、清华大学团队研制出新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两项成果分别入选。
由清华大学牵头研发、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于12月6日顺利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后正式商运投产,标志着我国在这一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意味着清华大学核研院团队持续数十年牵头研发的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的飞跃。
基于存算一体计算范式,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团队研制出全球首款全系统集成、支持高效片上学习(机器学习能在硬件端直接完成)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2023年全年,清华大学还在众多领域产出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10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清华大学1人获得突出贡献中关村奖,28项成果获得成果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16项,包括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牵头获一等奖项目数居所有报奖单位首位。
11月8日,计算机系“多层次多元知识融通的自然语言深度学习基础方法”“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两项成果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获得领先科技奖。
11月13日,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开通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连接北京-武汉-广州,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和赛尔公司共同协作研制成功。
12月7日,以清华大学作为依托单位、雅砻江公司作为共建单位,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实验项目组正式入驻仪式在四川锦屏举行,标志着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正式投入科学运行。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是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
12月10日,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发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共刊布五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礼制、音乐以及思想提供了新的资料。
教育部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山西省招办 内蒙古招办 辽宁省招办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考试院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华中招生就业信息网 半岛都市报 齐鲁晚报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福建高考信息平台 青海羚网 广西招生考试院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内蒙古教育考试院 辽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教育考试院 宁夏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广西省教育考试院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单招网 高校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