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范围内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进行,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急需培养集学科、技术和产业思维于一体的应用性IT技术型人才,来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国软教育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CIE2017中国IT教育博鳌论坛”在海南召开,来自国内IT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知名企业家、相关政府领导、院校校长和教师等800余人齐聚一堂,就我国IT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以进一步凝聚产、学、研、用、政、企等多方力量,促进IT教育领域深化改革与均衡发展。
现状:技术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快,从业者平均年薪最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9.3%,达到122478元/年,首次超过金融业,跃居各行业门类首位,且高薪酬比例上升明显,月薪2万元以上者同比增长67%。”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陈钟介绍了中国IT人才和行业的现状,作为我国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和“工业4.0”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前三季度,软件业务收入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0%,30岁以下软件开发者人数占近8成,IT信息技术、互联网、移动应用开发三个技术领域涵盖了国内一半以上的开发者。IT技术发展迅猛,互联网公司数量从2012年的24.6万家增长到2016年的43.5万家,从业者数量从2012年的7129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6772万人。其中,软件开发者获取知识来源分布调查情况显示,92%的开发者会通过信息技术类网站或社区了解行业动态和学习新知识,线下培训仅占9%。
作为中国最大的开发者服务平台,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IT技术社区,CSDN的副总裁孟岩同时也指出,IT行业可以说是知识更新最快的行业之一,新一代IT技术的特点就是技术发展更新速度快,教学赶不上变化;知识技能庞杂零散,难以体系化;环境要求高,配置复杂;注重实践能力,难以客观评价;此外,社区参与也至关重要。因此,在线教育已成为IT技术人员重要的学习方式,CSDN调查显示,56%的人相信在线学习AI技术的效果,81%的人愿意尝试新技术在线学习模式。
问题:“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人才缺口巨大
“2013年,全球80%的新出现软件产品含有开源软件代码,98%的全球化企业使用开源软件,而且从趋势来看,开源软件在软件产业格局中继续扩大份额,其创新活动涉及编程、技术、管理、运营等诸多交叉领域,但是开源人才缺口巨大,去年60%的公司在寻找全职开源技术人员,大型开源社区中活跃的中国人相对较少,其中技术能力欠缺是主要原因,招募开源人才已经成为IT招聘经理的第一要务,但是目前中国高校IT教学与实践缺乏开源相关内容,教学实践培训体系需要调整,评价导向也需要调整,比如IT职业能力评价及各种等级考试中完全没有开源参与的教育。建议建立以开源为中心的软工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吸引企业介入,结合国家科研项目,培养有科研能力的开源创新人才。”北京大学副校长周明辉以开源对软件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为例,指出当前IT行业人才缺口巨大,引起了诸多与会者的共鸣。
CSDN创始人兼董事长、极客帮基金创始合伙人蒋涛也介绍说,CSDN对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17家互联网企业人才招聘需求的调查显示,AI占所有技术职位数超过41%,其中,算法类、自然语言处理占比超过62%,但是,在人工智能专业全球排名前20的高校中,有16所隶属于美国,源源不断向美国科技企业输送人工智能人才,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而中国目前为止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十分稀少,人才供应数量和预估质量远远小于未来市场需求。
对此,陈钟表示,当前我国软件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一是软件人才供需矛盾持续,2017年大学毕业生接近700万,IT相关专业约占20%,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企业对IT人才需求持续增加,预计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缺口将达750万。二是软件初级人才的筛选和评价缺乏有效手段,企业眼中只看到985或211院校的学生,难道拿到文凭的大学生就是合格的毕业生吗?三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关键问题。四是学生实践环节训练不足,高校实践环节的内容设计是否适应产业需求也值得研究和探讨。同时他还指出,面对经济转型时期“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新情况,职业教育是破解就业难题、改善民生的重要法宝之一。
对策:变革教学及评价模式,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互为补充
“现在国内90%以上的高校都设有计算机专业,但是大都过于倾向应用技术,基础夯实不够,课程设置不明确,核心课程往往被忽略,这样以应用技术课程代替核心课程,很容易混淆专业的差异性,导致招生时家长、学生不清楚,毕业求职时社会用人方不明白。”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邹北骥从专业定义和内涵角度谈了对当前计算机类专业设置的建议,他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专业,其它都是延伸出的方向,即“计算机专业(夯实专业基础)+X(方向、兴趣)”。
“虽然我国互联网每年培养的计算机人才总数大,但是高端人才少,比如美团每年从几万份简历中只能筛选出千余人,只好从国外招人才或者从别的互联网企业挖人才,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相关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差异较大。”中国计算机学会企业工作委员会主任、美团点评技术学院院长刘江则从企业的角度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学校不妨借鉴企业的“客户”思维,在设置专业和课程教学时多搜集点企业职位描述、面试题等就不会“跑偏”。此外,诸如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岗位,其实要求很高,建议不要大数据一来,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都开设相关专业,要根据学生将来就业的适用单位和岗位,来设置专业和课程。
“原来IT教育还有时间准备,但2013年以后一些产业爆发速度之快,别说学校,社区培训都有点跟不上,新技术现在一两年一个变化,学校如何跟踪?”CSDN副总裁孟岩指出,IT人才不应该全依赖高校培养,要与继续教育和线上教育相结合,在学校把通识、专业基础打扎实,未来通过各种培训提升技能。
对此,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眭碧霞表示认同,该校在夯实学生通识、专业基础之外,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以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形式,变革育人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学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起到了颠覆性的变化。
而国软教育研究院也在产教融合、聚焦课堂方面展开了一些有益尝试,携手企业、技术社区、高校共建IT教师生态圈,形成软件人才协同育人新平台,目前,其筹备的中国IT教师俱乐部,首批已经把国家开放大学的6名教师送进了CSDN体验实践,希望籍此引领教师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实现自我成长。
教育部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山西省招办 内蒙古招办 辽宁省招办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考试院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华中招生就业信息网 半岛都市报 齐鲁晚报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福建高考信息平台 青海羚网 广西招生考试院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内蒙古教育考试院 辽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教育考试院 宁夏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广西省教育考试院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单招网 高校教师招聘网